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雲近天,霧近地,基多的雲霧只有心理的距離




出差惠埠,回程時同一台飛機來回登機三次,在機場閒晃三個半小時,越來越多的人陪你在機場閒晃,讓人想起了所謂的命運與境遇,有時候就是遇到了天候不佳,所有的一切都停滯延遲亂序,幸運的是,如果還有變化的可能尚有希望可以回家。如果你選擇或被決定(對Oedipus the king男主角而言沒有差別)到一個永恆極地,等於到了一個沒有希望的絕境。總之,最後總算等到基多天氣與濃霧好轉回到善變之都。在基多,習慣了她的善變,一天四季流轉,當你酷熱難耐時,一場陣雨或起霧空氣中冰鎮及時消弭了你的煩躁,當徐風微陽慵懶時光閃爍了那麼點耽溺的倦感,一場突如其來的冰雹打得屋頂滿是詫異聲,當嘩啦啦的夜雨讓人想起了台北的濕冷,早晨美麗的豔陽裸裸地攤赤在你臉頰讓人忘卻了她昨夜近似背叛的冷颼。平流霧、凍霧、蒸氣霧、上坡霧、低霧、鋒面霧及冰霧,基多的清晨、午後、黃昏、午夜都是起霧好時機,家對邊山,時而掛著幾朵雲,時而一片雲海襲捲至街道霧茫茫,時而濃烈,時而淡然,時而蒸融,時而冷凝,雲近天,霧近地,基多的雲霧只有心理的距離。
愛蓮娜  2010/12/17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有趣的基多公共空間資訊計畫

2010年商報

在基多生活,除了特定有強化警力之觀光景點例如隆達或室內購物中心可以在晚上稍輕鬆散步外,基本上晚上盡量不外出,即使外出也是開車,在車上總要記得鎖門並祈禱加裝的安全玻璃必要時會works!總之,基多相對拉丁美洲其他國家城市而言,還算是個安全的城市,但相對於台灣(選舉時除外)而言,就是個”有點危險”的城市。今兒個看到有趣的新聞,基多市政府為了拓展觀光,今年8月由市議員Jorge Alban提案公共空間資訊化,並從昨日2010年12月7日開始於主廣場及劇院廣場投資約10萬美金設立免費的無線上網區,明年還會拓展到Ejido公園、聖多明哥廣場、市府廣場等地方,當然,也有配套的”維安”計畫避免電腦搶案悲劇。來厄11個月,經常性聽到搶案,藍莓手機、單眼相機等都是主角,為了寶貝唯一的Acer筆記型電腦,只好把他當作室內寵物。所以,這個服務觀光客的資訊便利化措施讓人打個大問號? 真的有人會帶著寶貝電腦,怡然坐在主廣場上臉書嗎? 市政府維安計畫第一步則是降低(非消弭)電子產品黑市,其次國家及市府警察增援加強巡邏免費上網區域。在台灣網路普及率約81%,厄國約20%,基多人口221萬5千人,上網人口103萬,使用臉書會員約有62萬3千人。

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青春,絕妙瑰寶

青春,絕妙瑰寶
一去不復返
當我想流淚,無淚
有時卻不自禁流淚

內心的歷史
浩繁如湛藍天空
曾經是甜美的女孩
在這個悲嘆與磨難的世界

目兮如純淨黎明
嫣笑嘻如綻放的花朵
曾有濃黑髮絲
源於黑夜與苦難

曾如孩童般羞怯
自然地,她對我的愛
恍如白鼬與莎樂美母女

青春,絕妙瑰寶
一去不復返
當我想流淚,無淚
有時卻不自禁流淚

愛蓮娜譯  12/05/2010 待續

Juventud, divino tesoro
by Ruben Dario 1905

Juventud, divino tesoro,
¡ya te vas para no volver!
Cuando quiero llorar, no lloro...
y a veces lloro sin querer...

Plural ha sido la celeste
historia de mi corazón.
Era una dulce niña, en este
mundo de duelo y de aflicción.

Miraba como el alba pura;
sonreía como una flor.
Era su cabellera obscura
hecha de noche y de dolor.

Yo era tímido como un niño.
Ella, naturalmente, fue,
para mi amor hecho de armiño,
Herodías y Salomé...

Juventud, divino tesoro,
¡ya te vas para no volver!
Cuando quiero llorar, no lloro...
y a veces lloro sin querer...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靈魂之歌





當我靈魂詠唱
在生活虛空中
邪惡之徒攻訐我那純淨悅音
我拋下黑暗任其亡於殞落
光亮閃耀著我臉龐如陽光

晨曦破曉
如雲朵返鄉歌頌其美哉
我以歌聲喚醒靈魂
使其永不長眠

我金色雙唇與嗓音
展現力與美
淅淅脆脆如雨歌
大海濤濤讚訴其美
我心隨波跳盪著

我的靈魂歌詠著生命
甦活了我的步伐
歌聲響入雲霄
而非隨風而逝

這個世界存在許多美好的事物
如欣賞大自然的衣裳
我的靈魂歌詠著生命
永垂不朽

por Fernando Saltos Molina
愛蓮娜譯  10/18/2010


Cuando Mi Alma Canta
Cuando mi alma canta, en el eter de la vida
el protervo critica mi nitida voz,
dejo que la oscuridad muera en su ocaso
y que la luz brille en mi rostro como el sol.

En mi cielo el crepusculo es como nube
 que regresa para cantarle a su belleza.
No permitire que mi alma se muera
porque con mi canto ella despierta.

Tengo fuerza en mis aureos labios
y una voz fuerte como el canto de la lluvia,
hast los mares declaman su hermosura
cuando en mi corazon palpitan las olas

Es mi alma la que le canta a la vida
revive mis pasos en la senda de mi albura
no me escondo para morir como las brisas
sino para que mi voz se escuche hasta la altura.

En este mundo exiten cosas bellas
 como ver vestida a la misma naturaleza
por eso mi alma le canta a la vida
para que est,no muera.

por Fernado Saltos Molina

PS  這是即將代表厄國前往台灣參加第三十屆詩人大會的兩位詩人之一
這一首詩是我認識該詩人的開端
也滿心歡喜交了個朋友

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1980 世界


無數的人們

相似

坐於凳子上

無異

出入咖啡館與酒吧間

一個樣



無數的玻璃櫥窗

相似

陳列於巷道與廣場

無異

坐落在城市與鄉鎮間

一個樣



只有那雲朵臆造

一座島嶼

滿殖各式模像

與眾不同

09/16/2010 愛蓮娜譯




mundo 1980
Jorge Carrera Andrade

Millares de personas
iguales
sentadas en sillas
iguales
en cafés y bares
iguales.

Millares de vitrinas
iguales
sobre calles y plazas
iguales
en ciudades y pueblos
iguales.

Sólo la nube finge
una isla
Poblada de figuras

2010年9月5日 星期日

可控性--國土四通八達如方近

20 可控性--國土四通八達如方近
生活在厄瓜多,時間在每個人手中游刃有餘。厄瓜多人總有時間帶小孩上學,上班午間空檔回家吃午餐,甚至在許多城市時間容許午間小睡一下。橫越厄國城市(含基多及惠夜基)或出發前往其他地方,從不若其他國家大城市例如墨西哥市、聖保羅、布宜諾艾諾斯或波哥大般令人感到遲煩(engorroso y demorado)。許多地方一天之內皆可以抵達,厄瓜多是個四通八達,小而巧的國家。

2010年9月4日 星期六

花卉--野生與植栽無垠的花園

19 花卉--野生與植栽無垠的花園
根據厄國貿易局統計,出口佔該國花卉生產90%,其中明星級玫瑰花超過60種。不經意在公路兩旁即可買到25朵新鮮玫瑰1美元的禮讚是居住在花卉生產國最大益處。路旁,森林灌木叢中野生的鳳仙花和超過4000品種的蘭花都是這個國家的嬌點,根據植物大百科(el libro Biota Maxima),厄國擁有南美洲60%的蘭花品種。此外,厄國25000種植物中,其中5000種為具有醫療或食材價值的實用植物!

玉米穗--印第安宇宙觀之神聖穀物

17 玉米穗--印第安宇宙觀之神聖穀物
玉米是厄瓜多人的文化及美食基因,亦為其日常主食。嫩嫩大玉米粒(El Mote)及鹽炒奶油玉米粒(El Tostado)磨碎後摻以起司並包裹金黃玉米葉,搖身一變成為國民美味--Humita! 或蒸騰騰的Mazorco伴以起司薄片及蠶豆(Habas)亦是一道美食。玉米粒碎而細緻為玉米粽Tamal增添飽實的口感。名聞遐邇的原住民迎賓酒Chicha de jora亦少不了這個金黃色主人。玉米從一萬年前馬雅人農場來到這塊土地,7-9月Pichincha, Bolivar及Imbabura地區遍地金黃。自此,玉米成為一種神聖的象徵,印地安宇宙觀中,玉米是太陽神賜予的金黃色禮物。如今玉米則是經濟的引擎,每年厄國生產75萬公噸(toneladas metricas),收入則超過1億2千萬美金。最近每逢假日會到離住家10分鐘的大都會公園,名為公園但卻讓Fred跟我第一次逛加迷路即花了整個上午,一番健走後也學著當地人點了玉米加起司片(choclo con queso)要價1美元,吃起來淡淡清香帶些微甜味,一口鹹起司一口玉米嚼勁十足,再點杯現打的500cc葡萄柚汁也是1美元。回程途中,當紅燈亮起,小販叫賣生玉米6穗也是1美元。

2010年8月23日 星期一

智慧--平行線道路走向平衡

16 智慧--平行線道路走向平衡
厄國有著多態樣道路走向均諧與健康。智者在幾世紀的驛站輾轉留下其智慧,天文學、醫學、生態學及農學等。Los yachaks演繹神聖的植物,成為草本醫學的權威。在鄉村與亞馬遜森林,灌木叢及道路兩旁野草(el izo , la guayusa)即可能是緩解肺病的草藥。Guamote女性雖未學過西方婦產科知識,憑著祖先智慧諳分娩技巧。公共衛生觀念傳播除了教育,經驗的累積傳承亦功不可沒,生活在經驗中,祖先智慧依然時興,身體與環境互動構成一種動態的整合平衡。

火山群--沸騰的大地

15 火山群--沸騰的大地
夏日獨特的演出--從城市的各個角落瞥見五座靄靄浮浮覆蓋著白雪的火山,沿著長長的安地斯山,火山增添了幾抹寫意劇碼。根據法國地質學家Aime Bonpland表示該國有超過300座火山,其中72座登記在案,今年,美國科學家Minard Hall又增加了5座。如果將火山群放在世界地圖上,Galapagos可說是地球上僅次於夏威夷之第二火山活動活躍中心,擁有9個活火山。Cotopaxi完美錐形"雪"火山,高5800公尺,它擁有世界級的美,厄瓜多人生活在火山鏈,甘願作為"美麗"的囚徒。

2010年8月19日 星期四

海鮮冷湯—濱海與山脈美味縮影

14. 海鮮冷湯—濱海與山脈美味縮影
海鮮冷湯(CEVICHE)傳達了大海豐盛、異國情調的意象。在秘魯的海鮮冷湯酸辣味較強烈,厄瓜多人料理CEVICHE則多了創新。你不僅會在CEVICHE發現鮮魚、明蝦、海蟹、龍蝦及章魚等,也可以同時品嘗到白羽扁豆chochos、棕櫚心、雞肉及鮪魚等食材變化。居住在山脈的厄國人也參與了CEVICHE美食創作,另添加了鹽炒奶油玉米粒tostado、酥炸香蕉片patacones、米跟爆米花粒cangui 等。海鮮冷湯在厄國不同省分皆占據了風味食譜的版面,有著豐富的多元面貌,牽引海外厄國人思鄉情愁,也是一道厄瓜多人可負擔的平價奢華美味。

2010年8月18日 星期三

薄布短衫--優雅的沿海居民服裝

13. 薄布短衫--優雅的沿海居民服裝
Guayabera是沿岸厄瓜多人的象徵,從鄉村風行至大城市代表著舒適、儀表及身分。穿法多變化且優雅,長或短袖、白、米黃、天空藍等不同色系、四個口袋及疊摺如同垂直裝飾,最講究的是亞麻布料搭配珍珠鈕扣,最實用的布料則是綿製。在大哥倫比亞共和國時代,Guayabera從古巴開始大眾化,特別是在惠夜基,該城之El Puerto Principal是 Guayabera的國家發源地,而以Fierro及Orellana兩個牌子最富盛名。其服飾已成為厄國人民的制服,從官方分支機構至家庭聚會場合經常上演著薄布短衫秀。

海產--天天海滋味

12. 海產--天天海滋味
太平洋冷暖洋流交會處,帶來了超過650種魚類及海生物,點菜單除了多元選項外還多個"鮮美",來自Esmeralda的貝類、 Manabi的龍蝦、鮪魚及石首魚(corvinas)、Santa Elena的蝦子、Guayas的藍蟹等都是厄國美食精神所在,也是每年7億美元產值的藍色經濟,而且提供了超過4萬個就業機會。過去的年代,海味佳餚是奢侈享樂的藉口,"關節炎"(espondil)曾是那些精英階層及商務人士共同話題,縮短了沿岸與山區間的距離。

餐桌上幾乎都有牠

11. 豬仔--餐桌上幾乎都有牠
在厄國,吃豬肉的"方法"如同宗教儀式般---炸、烤、烘跟煮。慢慢地烹調直到集滲出精髓之味道,在這個國家的任何角落都可以輕易找到豬宰的相同命運,經常可在街道兩旁或大小節慶現場看到整條豬掛在爐上烤,消費者則隨點隨切之。有些城市甚至以榮耀"豬"命名,例如,在離昆卡35公里處的Cuchilandia以脆酥的烤豬皮聞名,Cuchi即是當地主要原住民語言Kichwa"豬肉"的意思。而且豬肉的消費量正上升中,近20年每個厄瓜多人平均每年吃5公斤豬肉,然而2009年卻上升至8.5公斤,每一年屠宰業則生產約95000噸豬仔肉。

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海灘—沐浴在陽光與大海2800公里海岸線

10. 海灘—沐浴在陽光與大海2800公里海岸線
厄國2800公里海岸線在赤道烈陽下的剪影吸引了超過40%厄瓜多人內地旅遊,自北到南,天然海岸風景是鮮明調色盤。你可以在Majahual找到巨碩沼澤叢林, 靠近神秘Esmerada之Escondida海域發現雕岩奇石與洞穴,Manabi的白沙倘佯在Los Frailes半月形海灘。搭乘木筏深入水域直達鯨魚躍躍處的Puerto Lopez,波濤駭浪使Santa Elena成為國際知名衝浪站。迷宮般小島、河灘、渠道吸引遊客前往黃金省之Jambeli。台灣是個海島,海對我們來說太熟悉了以致於來厄半年,仍鍾情於遊歷被雪覆蓋的火山與奇幻高地。

2010年8月7日 星期六

香蕉—金黃色水果


2. 香蕉—金黃色水果
厄國香蕉擁有著多變的面貌—黃到綠,甜至鹹。在厄國香蕉有著不同的名字-los oritos, el guinea,el verde ,el maduro,el maqueño等,均是厄國佳餚的食材。厄國約有10個省份種植香蕉,特別是el oro 及los rios省份,公路兩旁點綴著綠油油的香蕉園,據統計2009年,厄國每月出口2千2百40萬箱香蕉,香蕉已經成為厄國通往當代世界的第一護照。

水果—水果萬花筒

9.水果—水果萬花筒
在厄瓜多生活,認識水果有那麼點異國情調的沉醉。逛超市,品玩不同色澤、奇特形狀水果,恍如置身萬花筒。駐足在水果說明指南書前比對,最後把戰利品擺設在自家廚房,一天一種水果,新生的心情隨著漫溢在屋內的果香悅起波漾,讓人忘卻工作的疲憊。厄國大地豐饒,奇異水果馬賽克---alhacena de naranjas, claudias, aguacates, mamey, borojo,nísperos , membrillos, chilhuacanes, zapotes, pomarosas, uvillas….許多水果是我的字典裡找不著的。除了香蕉,maracuya(似百香果)、鳳梨及木瓜都是厄國出口水果大宗,在厄國約有30萬公頃土地專屬於種植水果,在歐洲,天然的果汁是種奢侈品,生活在厄國,每天都可飲用新鮮且經濟的果汁,例如,250克Megamaxi超市精選黑莓約1.37美元,可以享受19美元alton牌果汁機打出純度濃郁的黑莓汁約5杯。

FANESCA—厄國各地區桌上名餚

8.FANESCA—厄國各地區桌上名餚

La Fanesca是一道百分之百原產於厄瓜多的聖週名料理,食材涵蓋鱈魚、牛奶、碗豆、菜豆、玉米、大玉米粒、米、南瓜、蠶豆、紅白豆、塊根落葵、小扁豆等。家家戶戶過節時,彷彿等了一整年就為了嘗一口屬於家的味道---菜肉湯。象徵原住民與白印混血的融合主義,劃破了省之疆界。Las humitas,el ponche, el tamal de chancho, el bolon de verde,el seco de chivo, el repe, los llapingachos, la guatita等其他多元厄瓜多料理也喚唱著連結區域共同體的歌餚,其中有些料理存在已超過200年,和祖先共同觸動相同的味覺,是歷史也是感情。

GALAPAGOS群島—厄瓜多人全球性品牌

7.GALAPAGOS群島—厄瓜多人全球性品牌

1835年達爾文在哥島找到了天然的生物實驗室,進而發展出物種起源理論。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Encantadas島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它的126個大小島嶼及其海域是許多原生動物的家,例如大海龜、燕雀、大蜥蜴、海鷗、軍艦鳥、信天翁、鯊魚、企鵝及海豹等。如今在島上也住著19200個厄瓜多人,它獨有的生態海域無法複製,但也日漸脆弱,厄瓜多人總是用帶點自豪的語氣抱怨世人只知哥島而不知厄瓜多。

2010年8月5日 星期四

留在厄瓜多25個理由


厄瓜多第250期前衛雜誌以”25個不出走厄瓜多的理由”當封面,據統計去年約有50萬個厄瓜多人,年齡介於15至35歲,因商務、就學、旅遊等不同理由離開厄國。前衛試圖找出厄瓜多人共有的情感記憶,也許不能阻絕出走厄國的潮流,但可以讓留在這塊土地的人更理性的評估做抉擇,最後可以列出一長串留下來的理由。留下或離開端看個人生命的抉擇,老鷹注定要學會飛翔出去闖蕩,台灣人不就是靠著拎著一個皮箱到世界找生意的勇氣創造了不凡的經濟成果,然還是需要有人駐守家園。所以出走端看是否永遠出走,留下也要看是否只是把家當收容所,出走或留下需要的只是一種平衡。我很好奇讓厄瓜多人和祖國相繫的25個理由會是什麼?


1. 高地—水之神秘搖籃
謎樣的霧如簾幕場景,陽光斷斷續續灑射在盈滿地衣的方石路上。厄瓜多人每年飲水量約4萬立方米,90%水源即來自於高地,3500公尺高地上疾風傳播了約1萬種醫療的、食用的及建築木的植物,亦孕育了望遠熊、狐狸、神鷹及蛙類等約300種生物。

2. 香蕉—金黃色水果
厄國香蕉擁有著多變的面貌—黃到綠,甜至鹹。在厄國香蕉有著不同的名字-los oritos, el guinea,el verde ,el maduro,el maqueño等,均是厄國佳餚的食材。厄國約有10個省份種植香蕉,特別是el oro 及los rios省份,公路兩旁點綴著綠油油的香蕉園,據統計2009年,厄國每月出口2千2百40萬箱香蕉,香蕉已經成為厄國通往當代世界的第一護照。

3. 群山—披澤遍地
延綿不絕群山和厄國烈陽映照出芥黃色、綠黑等款款色澤。山脈亦是厄瓜多人攀岩及健行的最佳去處。尖型、錐形山擺盪在1000-6310公尺高低起伏群山,除了展現其雄偉不凡,群山亦孕育了厄國1600種鳥類,超過1百萬昆蟲類其中4500種為夜行生物。

4. 可可豆—味蕾間消溶之愉悅
全世界頂級可可豆(el cacao arriba)約僅佔5%,厄瓜多則攘括了63%頂級豆的世界生產市場。在厄國,享受黑巧克力的曼妙滋味如同品嘗好酒,它是個生意也是種品味。可可豆在厄瓜多不同的地區有著屬於自己的個性,例如Esmeraldas省份強烈風味、Manabi省份微酸體驗、Oro省份撩舌炭燒味道等。可可豆不僅是產品,也是旅遊計畫新體驗,Guayas或 Manabi可可豆莊園敞開大門歡迎遊客前來體驗可可豆播種、收成及巧克力配方遊戲。頂級國產的濃郁滋味可可豆賦予厄國可可共和國美稱。

5.節慶—讓一切反躍的儀典
厄國終年約有花果節、嘉年華、黑嬤嬤節等150個傳統民俗節慶。其節慶韻合各社區聖保護神及在地異教儀典,呈現該國文化調融風格。喧鬧的節慶訴說者該民族宇宙觀,肢體、寓言與土地的互動等拼構出節慶的歡頌與祈願,貪食者與破常規者的天堂。

6.帽子—帽蔭下之國
帽子體現厄國一種美學與實用文化,在某些社區帽子的材質品味仍然代表一種身分與與眾不同。氈毛、羊毛、巴拿馬草帽等,周末艷陽下,帽子仍是厄瓜多人鍾情物。

7.GALAPAGOS群島—厄瓜多人全球性品牌
1835年達爾文在哥島找到了天然的生物實驗室,進而發展出物種起源理論。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Encantadas島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它的126個大小島嶼及其海域是許多原生動物的家,例如大海龜、燕雀、大蜥蜴、海鷗、軍艦鳥、信天翁、鯊魚、企鵝及海豹等。如今在島上也住著19200個厄瓜多人,它獨有的生態海域無法複製,但也日漸脆弱,厄瓜多人總是用帶點自豪的語氣抱怨世人只知哥島而不知厄瓜多。

8.FANESCA—厄國各地區桌上名餚
La Fanesca是一道百分之百原產於厄瓜多的聖週名料理,食材涵蓋鱈魚、牛奶、碗豆、菜豆、玉米、大玉米粒、米、南瓜、蠶豆、紅白豆、塊根落葵、小扁豆等。家家戶戶過節時,彷彿等了一整年就為了嘗一口屬於家的味道---菜肉湯。象徵原住民與白印混血的融合主義,劃破了省之疆界。Las humitas,el ponche, el tamal de chancho, el bolon de verde,el seco de chivo, el repe, los llapingachos, la guatita等其他多元厄瓜多料理也喚唱著連結區域共同體的歌餚,其中有些料理存在已超過200年,和祖先共同觸動相同的味覺,是歷史也是感情。

9.水果—水果萬花筒
在厄瓜多生活,認識水果有那麼點異國情調的沉醉。逛超市,品玩不同色澤、奇特形狀水果,恍如置身萬花筒。駐足在水果說明指南書前比對,最後把戰利品擺設在自家廚房,一天一種水果,新生的心情隨著漫溢在屋內的果香悅起波漾,讓人忘卻工作的疲憊。厄國大地豐饒,奇異水果馬賽克---alhacena de naranjas, claudias, aguacates, mamey, borojo,nísperos , membrillos, chilhuacanes, zapotes, pomarosas, uvillas….許多水果是我的字典裡找不著的。除了香蕉,maracuya(似百香果)、鳳梨及木瓜都是厄國出口水果大宗,在厄國約有30萬公頃土地專屬於種植水果,在歐洲,天然的果汁是種奢侈品,生活在厄國,每天都可飲用新鮮且經濟的果汁,例如,250克Megamaxi超市精選黑莓約1.37美元,可以享受純度濃郁的黑莓汁約5杯。

10. 海灘—沐浴在陽光與大海2800公里海岸線
厄國2800公里海岸線在赤道烈陽下的剪影吸引了超過40%厄瓜多人內地旅遊,自北到南,天然海岸風景是鮮明調色盤。你可以在Majahual找到巨碩沼澤叢林,靠近神秘Esmerada之Escondida海域發現雕岩奇石與洞穴,在Manabi白沙倘佯在Los Frailes半月形海灘。搭乘木筏深入水域直達鯨魚躍躍處的Puerto Lopez,波濤駭浪使Santa Elena成為國際知名衝浪站。迷宮般小島、河灘、渠道吸引遊客前往黃金省之Jambeli。台灣是個海島,海對我們來說太熟悉了以致於來厄半年,仍鍾情於遊歷被雪覆蓋的火山與奇幻的高地。

11. 豬仔--餐桌上幾乎都有它
在厄國,吃豬肉的"方法"如同宗教儀式般---炸牠、烤牠、烘牠跟煮牠。慢慢地烹調直到集滲出精髓之味道,在這個國家的任何角落都可以輕易找到豬宰的相同命運,經常可在街道兩旁或大小節慶現場看到整條豬掛在爐上烤,消費者則隨點隨切之。有些城市甚至以榮耀"豬"命名,例如,在離昆卡35公里處的Cuchilandia以脆酥的烤豬皮聞名,Cuchi即是當地主要原住民語言Kichwa"豬肉"的意思。而且豬肉的消費量正上升中,近20年每個厄瓜多人平均每年吃5公斤豬肉,然而2009年卻上升至8.5公斤,每一年屠宰業則生產約95000噸豬仔肉。

12. 海產--天天海滋味
太平洋冷暖洋流交會處,帶來了超過650種魚類及海生物,點菜單除了多元選項外還多個"鮮美",來自Esmeralda的貝類、Manabi的龍蝦、鮪魚及石首魚(corvinas)、Santa Elena的蝦子、Guayas的藍蟹等都是厄國美食精神所在,也是每年7億美元產值的藍色經濟,而且提供了超過4萬個就業機會。過去的年代,海味佳餚是奢侈享樂的藉口,"關節炎"(espondil)曾是那些精英階層及商務人士共同話題,縮短了沿岸與山區間的距離。

13. 薄布短衫--優雅的沿海居民服裝
Guayabera是沿岸厄瓜多人的象徵,從鄉村風行至大城市代表著舒適、儀表及身分。穿法多變化且優雅,長或短袖、白、米黃、天空藍等不同色系、四個口袋及疊摺如同垂直裝飾,最講究的是亞麻布料搭配珍珠鈕扣,最實用的布料則是綿製。在大哥倫比亞共和國時代,Guayabera從古巴開始大眾化,特別是在惠夜基,該城之El Puerto Principal是 Guayabera的國家發源地,而以Fierro及Orellana兩個牌子最富盛名。其服飾已成為厄國人民的制服,從官方分支機構至家庭聚會場合經常上演著薄布短衫秀。

14. 海鮮冷湯—濱海與山脈美味縮影
海鮮冷湯(CEVICHE)傳達了大海豐盛、異國情調的意象。在秘魯的海鮮冷湯酸辣味較強烈,厄瓜多人料理CEVICHE則多了創新。你不僅會在CEVICHE發現鮮魚、明蝦、海蟹、龍蝦及章魚等,也可以同時品嘗到白羽扁豆chochos、棕櫚心、雞肉及鮪魚等食材變化。居住在山脈的厄國人也參與了CEVICHE美食創作,另添加了鹽炒奶油玉米粒tostado、酥炸香蕉片patacones、米跟爆米花粒cangui 等。海鮮冷湯在厄國不同省分皆占據了風味食譜的版面,有著豐富的多元面貌,牽引海外厄國人思鄉情愁,也是一道厄瓜多人可負擔的平價奢華美味。

15 火山群--沸騰的大地
夏日獨特的演出--從城市的各個角落瞥見五座靄靄浮浮覆蓋著白雪的火山,沿著長長的安地斯山,火山增添了幾抹寫意劇碼。根據法國地質學家Aime Bonpland表示該國有超過300座火山,其中72座登記在案,今年,美國科學家Minard Hall又增加了5座。如果將火山群放在世界地圖上,Galapagos可說是地球上僅次於夏威夷之第二火山活動活躍中心,擁有9個活火山。Cotopaxi完美錐形"雪"火山,高5800公尺,它擁有世界級的美,厄瓜多人生活在火山鏈,甘願作為"美麗"的囚徒。

16 智慧--平行線道路走向平衡
厄國有著多態樣道路走向均諧與健康。智者在幾世紀的驛站輾轉留下其智慧,天文學、醫學、生態學及農學等。Los yachaks演繹神聖的植物,成為草本醫學的權威。在鄉村與亞馬遜森林,灌木叢及道路兩旁野草(el izo , la guayusa)即可能是緩解肺病的草藥。Guamote女性雖未學過西方婦產科知識,憑著祖先智慧諳分娩技巧。公共衛生觀念傳播除了教育,經驗的累積傳承亦功不可沒,生活在經驗中,祖先智慧依然時興,身體與環境互動構成一種動態的整合平衡。

17 玉米穗--印第安宇宙觀之神聖穀物
玉米是厄瓜多人的文化及美食基因,亦為其日常主食。嫩嫩大玉米粒(El Mote)及鹽炒奶油玉米粒(El Tostado)磨碎後摻以起司並包裹金黃玉米葉,搖身一變成為國民美味--Humita! 或蒸騰騰的Mazorco伴以起司薄片及蠶豆(Habas)亦是一道美食。玉米粒碎而細緻為玉米粽Tamal增添飽實的口感。名聞遐邇的原住民迎賓酒Chicha de jora亦少不了這個金黃色主人。玉米從一萬年前馬雅人農場來到這塊土地,7-9月Pichincha, Bolivar及Imbabura地區遍地金黃。自此,玉米成為一種神聖的象徵,印地安宇宙觀中,玉米是太陽神賜予的金黃色禮物。如今玉米則是經濟的引擎,每年厄國生產75萬公噸(toneladas metricas),收入則超過1億2千萬美金。最近每逢假日會到離住家10分鐘的大都會公園,名為公園但卻讓Fred跟我第一次逛加迷路即花了整個上午,一番健走後也學著當地人點了玉米加起司片(choclo con queso)要價一美元,吃起來淡淡清香帶些微甜味,一口鹹起司一口玉米嚼勁十足,再點杯現打的500cc葡萄柚汁也是一美元。回程途中,當紅燈亮起,小販叫賣生玉米6穗也是1美元。

18 甜食--菜單上甜蜜回味
厄瓜多人愛吃甜食蔚為流行,儘管只有少部分出口。在厄國甜食的陳列所在糕餅店,各式千層酥加上奶泡盡溶你口,餡餅飽含蜜汁液,酥脆甜滋滋杏仁餅等。色彩斑斕的糖果,海岸區著名的椰子糖(cocada)裹肉桂粉及丁香,一球球吃,呼吸著椰奶香,肉桂丁香粉末襲捲味蕾。山脈區則以大蜜棗著稱,另外還有los arrollados de guayaba, el tostado caramelizado, los alfeniques, las nogadas......總之,厄國甜品元素有水果、肉桂丁香、蜜糖、牛奶等。呵,我最喜歡的還是厄國巧克力!

19 花卉--野生與植栽無垠的花園
根據厄國貿易局統計,出口佔該國花卉生產90%,其中明星級玫瑰花超過60種。不經意在公路兩旁即可買到25朵新鮮玫瑰1美元的禮讚是居住在花卉生產國最大益處。路旁,森林灌木叢中野生的鳳仙花和超過4000品種的蘭花都是這個國家的嬌點,根據植物大百科(el libro Biota Maxima),厄國擁有南美洲60%的蘭花品種。此外,厄國25000種植物中,其中5000種為具有醫療或食材價值的實用植物!

20 可控性--國土四通八達如方近
生活在厄瓜多,時間在每個人手中游刃有餘。厄瓜多人總有時間帶小孩上學,上班午間空檔回家吃午餐,甚至在許多城市時間容許午間小睡一下。橫越厄國城市(含基多及惠夜基)或出發前往其他地方,從不若其他國家大城市例如墨西哥市、聖保羅、布宜諾艾諾斯或波哥大般令人感到遲煩(engorroso y demorado)。許多地方一天之內皆可以抵達,厄瓜多是個四通八達,小而巧的國家。

21 團結意識--社會緊密聯繫感
共同體意識(La minga)源自於過去歲月。原住民社區傳統上會群策群力完成有利於整個社區之公共利益工程或農耕,幸運地la minga倖存到了現代。在一個社會關係與日遽減的時代,la minga成為一個整合因子,當代不可避免的個人化趨勢中凸顯其特點--休戚與共(solidaridad)、團隊合作、共同利益感、尊重他人及公共空間等。共同體意識雖在社區跟鄰里間仍然存有,然而公共行政管理缺乏想像力開闢新渠道得以引進複雜度高的大都會,la minga未曾消失,始終扮演著凝聚力量的社會想像。

22創業家精神—機會在此地
在一個開發中國家,許多建設待進行,留在厄國更有發展的可能性,自行創業或取得特許都是機會。市場上需求遠大於供給,新科技慢慢引進厄國打開了新的市場模式。如諺語所說,寧待在本國莫在他國成獅尾。

23 音樂—動聽的樂團
節慶跟懷舊少不了音樂,厄國音樂反射出文化及世代交融。當代樂風汲取傳統音韻元素再創作,Alex Alvear, Julio Bueno, Pablo Valarezo, Papa Roncon, Daniel Mancero, Lindber Valencia, Ivis Flies都著重如何開創新的厄瓜多代表性音樂。

24 亞馬遜—超越凡例的天堂
亞馬遜雨林佔地約12萬平方公里,是色彩斑斕世界之肺,涵蓋地球上25000種植物70%,亦是許多原始部落的家。

25 人情味—自然流露的生命情感
厄瓜多人相當重視家庭生活,然而不只是家人,朋友跟愛人都是生活的重心。在美國或歐洲建立友誼關係並非易事,厄瓜多人熱情洋溢帶著自然流露的生命活力,總會讓陌生冰冷自然地解凍。

2010年7月4日 星期日

詩人的命運


by Octavio Paz  愛蓮娜譯 Mar/15/2005

言語? 是的, 來自空氣

並消散于空氣中

讓我迷陷在言語之間吧

讓我成為唇邊的空氣吧

一縷輕煙無邊界地漫遊

化於襲人一抹香氣的片刻中

光亮也隨同自我迷陷的一刻

Destino del poeta
¿Palabras? Sí, de aire,
y en el aire perdidas.
Déjame que me pierda entre palabras,
déjame ser el aire en unos labios,
un soplo vagabundo sin contornos,
breve aroma que el aire desvanece.
También la luz en sí misma se pierde.

交溶 ---帕斯



by Octavio Paz 愛蓮娜譯 mar/15/2005

舒展倘佯在草地上

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

在吻中彼此吸呍著甜醞的橙汁

如浪花交換著滿是泡沫


舒展倘佯在海灘上

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

在吻中彼此啜呍著酸盈的檸檬水

如雲朵交換著滿是水沫


舒展倘佯在土地下

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

無言 無吻

只讓沉默彼此交談著



Los novios

Tendidos en la yerba
una muchacha y un muchacho
Comen naranjas, cambian besos
como las olas cambian sus espumas

Tendidos en la playa
una muchacha y un muchacho
Comen limones, cambian besos
como las nubes cambian sus espumas

Tendidios bajo tierra
una muchacha y un muchacho.
No dicen nada, no se besan,
cambian silencio por silencio

片刻即人生--波赫士



愛蓮娜翻譯  JUL/04/2010

如果人生可來重來
下一回,我將試著多犯些錯誤
不執於完美,再寬舒些
如傻子般,待事少些嚴肅色彩

不那麼一絲不苟
迎風駭浪冒險去
暢遊好風光
沉於日落綺思中
攀越更多峰巒
戲游更多川澗

我將踏遍那未及之地
少食蠶豆
讓半凝冰淇淋沁涼我口
少耽幻想
打滾於地居真實人生中

曾亦如其他明智而多產過活的人們
克盡分秒人生
當然我也享有過歡樂時光
然而如果時光倒流
盼僅擁那美好的時刻

人們並不知情
片刻即人生
切勿流失當刻

曾亦如其他無從航旅他方的人們
倘無溫度計、熱水瓶、雨傘及降落傘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
我將要輕裝閒旅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
我將要裸足徒步於初春
直晃至秋末
環於街道隨踏著
仰拂曉
童嬉遊
如果往前還有個今生的話

然而我已經85歲
我知道 死神在不遠處

"如果" 也不存在了
喟然空嘆罷了

Instantes, de: Jorge Luís Borges.

Si pudiera vivir nuevamente mi vida.
En la próxima, trataría de cometer mas errores.
No intentaría ser tan perfecto, me relajaría mas.
Sería mas tonto de lo que he sido,
de hecho tomaría muy pocas cosas con seriedad.

Sería menos higiénico, correría mas riesgos.
Haría mas viajes, contemplaría mas atardeceres,
subiría mas montañas, nadaría mas ríos.

Iría a mas lugares donde nunca he ido,
comería mas helados y menos habas.
Tendría mas problemas reales y menos imaginarios.

Yo fui una de esas personas que vivió sensata y prolíficamente
cada minuto de su vida.
Claro que tuve momentos de alegría, pero si pudiese volver atrás,
trataría de tener solamente buenos momentos.

Por si no lo saben, de eso está hecha la vida, solo de momentos.
No te pierdas el ahora.

Yo era uno de esos que nunca iba a ninguna parte, sin un termómetro,
una bolsa de agua caliente, un paraguas y un paracaídas.
Si pudiese volver a vivir, viajaría mas liviano.

Si pudiera volver a vivir, comenzaría a andar descalzo a principios de la primavera y seguirá así hasta concluir el otoño.
Daría mas vueltas en calesita, contemplaría mas amaneceres y jugaría con niños.

Si tuviera otra vez la vida por delante.
Pero ya ven, tengo 85 años y sé que me estoy muriendo.

Y el hubiera no existe, de nada sirve ya.

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傳說中的黃金城肉桂之民---亞馬遜河


Francisco de Orellana (1511-1546),亞馬遜河(大約相當於7條長江的流量,佔世界河流流量的20%)發現者及厄瓜多惠夜基城的創建者,1 6歲即到新世界探險並協助Pizarro在秘魯等地征戰,為此付出了一個眼睛的代價。

Orellana協助Conzalo Pizarro帶領220個西班牙士兵及4000個美洲原住民和一艘滿載馬、狗、食物等的船舶在亞馬遜上游探險。往東航行的旅程中,半數的船員皆未能倖免於難,剩下的人則食用馬匹甚至馬鞍。一行人蹌蹌踉踉航至拿坡河,經協議後Orellana帶著人繼續乘船往河下游尋找救援物資。1542年1月1日灰色暗流湧來,瞬間竹筏上57個西班牙人及數百個原住民消失在眼前,向前續航行乍見傳說中黃金城及以香料裹身的肉桂之民,航期計7個月達4800公里,1542年8月船員們迎著鹹鹹的海風,終於抵達大西洋,最後於今委內瑞拉Cubagua島嶼宣布解散遠征船隊並於1943年5月回西班牙。

此趟旅程據說遇到了兇猛的叢林女戰士攻擊,Orellana取材希臘羅馬神話故事中女戰士las amazonas替這趟遠征所發現的河域命名為亞馬遜河,不過很可能只是當時原住民蓄著長髮罷了。Orellana成為第一位全程航行世界最長河流的人,由於起點在厄瓜多拿坡河,厄國街道甚至省以Orellana為命名。最後Orellana決定自費二次岀征探險亞馬遜河,1546年11月患熱病死於讓其聞名於世的Amazon河域下游三角洲,為此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

永恆青春谷---Vilcabamba

by Isabel de Wuth


據公共健康部年長及社會協助部門資料統計,古巴目前約有1541位百歲人瑞,大約每7296古巴人中就有一位活超過百歲。全世界最年長的125歲人瑞Juana Candelaria Rodriguez住在古巴。Juana女士有6個孫子,15個曾孫(bisnietos)及4個曾曾孫(tataranietos),伊有個醫生團隊照料,醫師表示Juana長壽歸功於鄉村清淨的空氣、營養的根莖類、肉類等食物及一顆永遠充滿愛意的心(到底是哪種愛呢?)。前卡斯楚醫生團隊主任及120歲俱樂部總裁Eugenio Selman-Housein堅稱長壽生活的條件在於自年輕時就有”活下去”的動機,及豐富的水果及蔬菜飲食。另外還要有預防健康概念及規律運動的習慣(約一星期3-5天每次半小時)及不虞匱乏的精神生活文化可對抗過度的壓力。古巴是第三個拉丁美洲人口老化國家,僅次於烏拉圭及阿根廷,專家預測2025年古巴依趨勢發展可躍昇為第一名。

在厄瓜多也有個以百歲人瑞聞名的小城Vilcabamba(暱稱青春谷或神聖谷),自1970年代開始即有科學家走訪該小鎮研究長生的秘訣。1971年數據表示該小鎮約有819個百歲人瑞,比例約百分之一,1988年當地醫院行政人員稱青春谷有39個居民誕生於19世紀,不過也有報告顯示,當地年輕人都到外地工作導致上揭比例遠贏過古巴。然而科學家一致同意兩大長生的基本秘訣在於乾淨的空氣與水質,其次則是有利於強健心血管的運動。青春谷的水質含較多的鎂有助於分解飽和脂肪及預防動派硬化,另節制的飲食可減少環境與身體的負擔及快樂的婚姻生活擁有心理上的支持跟健康的對應關係都是重要的因素。日本的電視台1980年代曾報導青春谷有位117歲市民仍有美滿性生活,亦有理論指出長壽村民有著命定的長壽基因。一家德州公司上市"Vilcabamba配方"綜合維他命,則是模擬當地水質礦物質成分製成。也有外地人到當地一遊後即決定定居,例如當地有法國人及德國人自建的特色旅館(Le rendez-vous,Izhcayluma....)。

柏拉圖曾說「歲月就像一條河,左岸是無法忘卻的回憶,右岸是值得把握的青春年華,中間飛快流淌的,是年輕隱隱的傷感。世間有許多美好的東西,但真正屬於自己的卻並不多...。 」青春跟時間,因為會殞逝所以讓人怦然心動,因為存在卻虛無....一種死亡的驅力瞬間生命開闔間綻放美麗,或長或短之於宇宙不過是須臾。

參考 05/27/2010 el comercial, moon ecuador
          

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

往事並不如煙---大哥倫比亞共和國

波利瓦

1821年Cucuta會議制定Cucuta大憲章,大哥倫比亞聯盟誕生了! 雖然存在僅有短短十年光陰,其版圖涵蓋現今的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巴拿馬及哥斯大黎加、巴西、圭亞那、尼加拉瓜等部分土地。波利瓦鑒於美洲區域Caudillo統治盛行力量分散不足以對抗西班牙皇軍,反思後決定建立大共和有個中央政府,統合各方力量以達成獨立於殖民統治目的。儘管大哥倫比亞計畫最初是由Francisco de Miranda發想(他認為拉美統合是擺脫殖民統治必要之路),卻是由波利瓦從塵封的記憶中喚醒並實現。1816年波利瓦在眾將軍(Urdaneta,Piar, Páez, Mariño,Nariño, Monagas)等協助作戰下,贏得了一連串勝利,圭亞那、新格蘭那達、巴拿馬等皆陸續被解放。秘魯及新格蘭那達西班牙殖民總督區最後是被三個關鍵委內瑞拉人瓦解(Bolívar, Miranda, Sucre)。

1826年波利瓦另制定波利瓦憲法(la constitución de la República de Bolivia),希望無限期連任總統職務,據以繼續未完的志業---大哥倫比亞共和國。此舉引爆他的副手Francisco de Paula Santander與玻利瓦之間的猜忌與衝突,最後導致波利瓦刺殺事件(Conspiración Septembrina),雖無直接證據指向副總統,但許多S派人馬皆被波利瓦依叛國罪處死,最後S副總統被減刑改為流放。之後,波利瓦面對此起彼落的叛變加上其健康惡化(肺結核),祕魯率先反波利瓦,委內瑞拉也宣布獨立。大哥倫比亞聯盟在中央集權與聯邦分權內部理念對立下逐漸崩解,1830年厄瓜多與委內瑞拉宣布獨立退出大哥倫比亞,1831年大哥倫比亞正式瓦解成3個獨立政體委內瑞拉、新格蘭那達(今哥倫比亞)與厄瓜多。委國新任總統José Antonio Páez1830年促使國會接受波利瓦辭職,並給予每年3000披索退休金驅逐波利瓦。

大哥倫比亞瓦解後,各國內部與各國之間紛爭不斷,波利瓦實現了夢想,夢想終究還是遠離他。晚年孤獨且病的波利瓦在歷史上留名,也算是個英雄,查維茲特別記得他,委內瑞拉國名特地做了小更改(THE BOLIVARIAN REPUBLIC OF VENEZUELA)順道把體制改了(憲法公投),如果人民願意查維茲可以當終身總統,有足夠的時間實現21世紀社會主義波利瓦革命(Revolución Bolivariana hacia el Socialismo del siglo XXI,),查維茲亦在委國200年獨立紀念日上表示今天(4月19日)是「二百年奮鬥的快樂紀念日」,並以「祖國,要麼社會主義,要麼死亡!我們將會克服!」作為口號激勵國民。

2010年5月21日 星期五

Pichincha戰役受益者


1822年5月24日在Pichincha火山,靠近基多城市,海拔3000公尺地方激戰死亡人數超過3000人,史稱Pichincha戰役。一方是西班牙皇軍統領Aymerich的軍隊,另一方是由委裔Antonio José de Sucre將軍所統領的獨立軍,最後由獨立軍勝出,導致了基多及數個省份自由解放。

基多獨立軍陣營始於1820年10月9日,當時沿岸惠夜基剛宣告脫離西班牙統治而獨立,叛軍領導、殖民軍秘魯及委內瑞拉官員、及當地一些知識份子與愛國人士組成統治委員會及一支防禦城市之軍隊,獨立運動的火苗延燒至la Presidencia的省區。自此,南美反西班牙獨立戰爭一路開展,Simón Bolívar在Boyacá戰役勝利敲定了新格內那達總督區的獨立,同時1820年9月南方José de San Martín軍隊在秘魯沿岸登陸,為祕魯總督區獨立鋪路。

1820年首度與西班牙皇軍會戰,惠夜基獨立政府組成當地成員約1800人軍隊,11月派遣至山區招募獨立軍新成員。經過了初始的勝利,例如11月3日昆卡城市獨立戰,然而因為獨立軍在靠近Ambato地區的Huachi戰役遭受大敗,迫使軍隊撤回沿岸地區。1821年2月惠夜基接受來自當時哥倫比亞共和國總統Simón Bolívar武器、糧食等援助。同年5月哥倫比亞軍隊統領Antonio José de Sucre抵達惠夜基。他領導愛國軍並開展解放基多及基多皇區的行動,Simón Bolívar政治目的則是希望將皇區所有省分併入,包括惠夜基到哥倫比亞。惠夜基本身則尚未決定是否併入祕魯或哥倫比亞,更多的市民希望自行建立共和。1821年7月蘇克雷開始由安地斯山進軍,同樣地在Huachi戰役同一地區,蘇克雷首度戰役9月12日被皇軍打敗,11月19日第二次與皇軍交戰則達成停戰armisticio協議。

蘇克雷將軍回到惠夜基後,為下一回合戰役研擬更好的戰略,避免任何意圖經Guaranda直接向基多進軍。蘇將軍傾向迂迴戰術進攻,首先往北行動前先抵Cuenca後經安地斯山直搗基多。這個計劃有多項好處,拿下昆卡可以切斷利馬與基多聯繫,並可讓蘇克雷有時間等待San Martín承諾從祕魯送來的援助。迂迴從沿岸途經山區也可讓軍隊逐漸適應高度的變化,最重要的是可避免處於不利狀態與直接與來自基多皇軍開戰。最後在1822年5月24日愛國軍人數達2971人開始往Pichincha火山行動。最後蘇克雷得勝,雖然不是歷史上大戰役,但結果具重要性,蘇克雷隔日進入基多市,顧及惠夜基詭譎情況給予其自由,也促使其併入大哥倫比亞共和國,Simón Bolívar同年6月將他昇為大將軍及基多區Departamento de Quito首長,隸屬於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的一省。當Simón Bolívar以勝利之姿進入惠夜基, 1822年7月13日宣佈惠夜基併入大哥倫比亞。

厄瓜多的國定假日不多,下星期一(5/24)放假是意外驚喜,全國都因獨立軍的勝利受益。
http://es.wikipedia.org/wiki/Batalla_de_pichincha

2010年5月4日 星期二

盼明天非今日之延冗

Jorge Enrique Adoum (1926-2009)享年83歲,是厄瓜多作家、政治家、外交官. 他最廣為人知小說是1976出版的「馬克斯與裸女者之間Entre Marx y una mujer desnuda」。該作品1996年曾由厄籍知名導演 Camilo Luzuriaga改編成電影上映。

Adoum於基多中央大學攻讀法律與哲學,並於智利Santiago大學完成學業。智利就學期間曾擔任Pablo Neruda秘書,Pablo Neruda也稱許厄瓜多擁有拉美最棒的詩人---Adoum當時才26歲。1948年Adoum回到厄瓜多並為文化之家工作。1949年出版第一部作品Ecuador amargo 並由Pablo Neruda及 巴西作家Carlos Drummond de Andrade作評. 1952年其作品 Los cuadernos de la tierra(前兩卷)榮獲厄瓜多國家詩作獎。陸續出版詩集Notas del hijo pródigo (1953) 、Relato del extranjero (1955)及20世紀詩評集(涵蓋Paul Valery, Rainer María Rilke, César Vallejo等詩人作品)。1960年大地筆記第三卷Dios trajo la sombra獲得哈瓦那美洲之家首獎(la Casa de las Américas de la Habana)。

1961至1963年Adoum擔任文化局長(Director Nacional de Cultura),為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要計畫前往埃及、印度、日本及以色列研究東西方文化價值。當時厄國因發生軍事政變Adoum因此留在巴黎教授西葡文學、擔任廣播及法國電視記者及聯合國翻譯等。1987年回到厄國,2年後獲頒最高獎金 Cultura Eugenio Espejo國家文化獎。並曾將 T.S. Elliot, Langston Hughes, Jacques Prévert, Yannis Ritsos, Vinícius de Moraes, Nazım Hikmet, Fernando Pessoa, Joseph Brodsky, y Seamus Heaney等詩人作品翻譯成西班牙文。2009年7月3日星期五,他長眠於厄國基多市人類殿堂生命之樹下,與厄國知名藝術家 Oswaldo Guayasamín當鄰居。

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銀飾流蘇精品藝術--Candonga

星期天導遊Eddie帶我們到離Cuenca城鎮36-42公里,以金銀飾手工藝珠寶藝術聞名的Chordeleg小城鎮,我們抵達Wilson Lituma工作室,Wilson從一小塊銀塊開始帶領我們了解銀飾製程,千錘百鍊把銀塊延展抽絲炫繞焚火軟雕抽離拉形成銀緞帶流蘇…..最後被系列成品魅惑,通常接近完美的時刻總會令我神喜,掏腰包買了具當地特色的Candonga銀飾,決定將耳飾改造成精品項鍊搭配大方的迴旋細銀鍊。稍後前往市集,Eddie帶我們去看呈列在小型博物館2004年世界金氏紀錄Candonga銀飾,才發現創作者即是 Wilsone跟他哥哥。他們花了三個多月完成這項破紀錄工程,使用12公斤銀,設計打造高170cm 寬100cm的Candonga。值得一提是該銀塊是由居住在紐約的Chordeleg鄉親及C市府共同贊助Wilson&Jorge 完成此項藝術巨作。


http://es.shvoong.com/books/dictionary/1985971-la-candonga-mas-grande-del/

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銷售美麗--厄國玫瑰園



自80年代中以來,厄瓜多花卉生產量飛快速度成長,在南美洲成為僅次於哥倫比亞第2大花卉出口國(全世界第3大出口國僅次於荷蘭及哥倫比亞)。根據厄瓜多中央銀行統計,花卉出口也是厄瓜多第四大出口產品僅次於石油、香蕉、蝦。厄瓜多花卉生產中心主要分布於首都近郊地區(Tumbaco, Cayambe, El Quinche),通常位於大約海拔高度2000公尺,近赤道日照充裕且終年氣候穩定,益於提升花卉品質與美麗,特別是安地斯山種植玫瑰枝梗強健已經成為一種品牌。然而,其他地方例如Cotopaxi, Guayas, Los Ríos, Manabí, Esmeraldas, El Oro y Amazonía也同樣不遑多讓種植花卉。花農進軍出口市場年增率相當高,主要出口到美國、加拿大、荷蘭、德國、俄羅斯及義大利等國。基多花卉公司擁有17公頃農地生產約76種花卉,約七成出口到美國,這也和全國花卉出口趨勢一致。情人節跟母親節是花卉市場重要的銷售季節,例如基多花卉公司2星期可賣出150萬株。

花農會在11月開始修剪花枝以增加情人節需求,因此從11月到情人節間反而減少產量,以確保因應情人節商機可以帶來整年豐碩的利潤(情人節銷售額可達該產業約25%年收入,產值約1億5千萬美元)。種植花卉首重氣候、土壤、水分條件及溫室環境,其次再選擇市場需求強勁的花卉進行播種培植。據統計厄瓜多花卉種植區約有4000公頃,每公頃平均可播種60000-80000株。花卉生長期約8個月,這段期間每公頃平均需要12個人每天妥善照顧花苗。澆花系統,電力裝置等都是植物成長非常關鍵的設施,此外也需要適當的施肥及預防病蟲害。一旦花開始綻放,每天都會有花苞朵朵持續綻放。花卉依據尺寸採收(介於40-70公分),以12-25株為一束。採收後的花卉每箱約8-10束置放在冷房,等待運送至各愛花人士手中。在我上班附近的葡萄牙街,花市玫瑰20-25朵要價1-1.5美元。家居生活與鮮花為伴是庶民生活的一部分。

參考http://www.hoy.com.ec/zhechos/2004/libro/tema18.htm
http://spanish.peopledaily.com.cn/31617/6893605.html

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

神鷹圖騰--厄國徽


國徽中間橢圓形部分是美而神奇的厄瓜多風光,有條銀邊絲帶穿過,中間高掛了金色太陽,這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厄瓜多國名的意涵—赤道,同時也象徵3月革命(3-6月)使Flores將軍交出政權。金色太陽在潔淨而瑩透藍天上,普照著肥沃的大地倘佯在清澈河流間,象徵農業與商業的發達,及安地斯山之王--Chimborazo雪山的壯闊,山腳下則一片綠意盎然。在河上有條船”El Guayas”是南美洲及太平洋流域第一艘蒸氣船,代表著當時工業製船的發達與商業的蓬勃發展。採用此圖騰也是希望喚起厄瓜多人的記憶,他們曾經是南美洲造船工業的領航者。船上的桅桿有著帶翅膀及雙蛇形的caducel,源自希臘語,是世界商業的符號。相傳阿波羅把此權杖贈與商業之神Mercurio,另一個說法則是Mercurio憑智慧化解兩條蛇之間的爭端,使它們和平地分開,caduceo整體而言也與8相似,8亦象徵2極力量間取得平衡,甚至意味著宇宙不止息地運行,永恆與再生的基點(和我們的太極圖頗神似),Merurio也是訊息傳遞者:訊息、智慧、平衡的特質在商業世界重要性是無庸置疑的。

橢圓形上方一隻神鷹展翅準備高飛,原生神鷹被認為是雄霸力量的象徵,亦是勇氣、奮力、能量及崇高理想的同義詞。橢圓形下方有一捆枝條包裹著鐮刀,該標誌曾為羅馬執政官所使用,是羅馬共和國正義的象徵。橢圓形四周國旗上4支以銅鐵製成的矛兵器則意味著厄瓜多三月革命戰士手中的武器,矛下方掛著半月型鐮刀則為捍衛已建構之權力。橢圓形左方月桂葉象徵任何領域的勝利。右方棕櫚葉則和聖經故事有關,通常棕櫚葉在聖經中是殉道者象徵,在此則是紀念厄國獨立戰爭中為自由而戰的犧牲者,並非是和平的符號。

厄瓜多國徽不但很美且富有意涵。厄國目前使用的國徽是由Eloy Alfaro將軍在1900年11月7日正式採用,12月5日公佈於政府公報。

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

厄國四月天

   
四月


一顆心想要光著腳跳躍的時節

一棵樹形成乳穴如那初春女孩

泉湧欲念以燕雀羽筆寫意我們



鄉野間水窪如一杯杯清澈露水

奕奕折射出皺摺羽翼莖桿葉脈

朦朧易碎般空氣中藍色的海潮

緩緩浮游著如那昆蟲微舟擺渡



嘩啦嘩啦涼鞋飛踏水花奏悅音

蚊子們停格彷彿默默篩出靜謐

蜂鳥們長喙啄擒美好時光之珠
(ELENA LIN譯)




ABRIL

Tiempo en que el corazón quiere saltar descalzo

Y en que al árbol le salen senos como a una niña

Nos asalta el deseo de escribir nuestras cosas

Con pluma de golodrina.



Los charcos en el campo son copas de agua clara

Que arruga un aletazo o un canuto de hierba

Y es el aire de vidrio una marea azul

Donde el lento barquito del insecto navega



Chapotean a gusto las sandalias del agua

Los mosquitos parece que ciernen el silencio

Y los gorriones cogen en el pico la perla

Del buen tiempo


(POR JORGE CARREERA ANDRADE)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知識份子的風骨


看新聞時發現昨天4月13日是厄瓜多教師節。Juan María Montalvo Fiallos(1832年4月13日誕生於Ambato)是厄國散文及小說家。自由派思想的他,生活在政黨政治狂熱中,反對宗教政治更反對厄國獨裁者例如Gabriel García Moreno及Ignacio de Veintemilla。他透過出版”大都會”雜誌批判獨裁者García Moreno,他大部分作品是在哥倫比亞完成,其中最著名作品LasCatilinarias出版於1180年。1889年病逝於巴黎,葬於厄瓜多出生地(Ambato)。

厄瓜多人選擇Juan María Montalvo Fiallos的生日4月13日作為教師節,是認同他具有當時代知識份子的風骨,有膽識挑戰教會跟獨裁者的權威,言其當言,堅持他認為對的理念。儘管他的書被羅馬教廷León XIII列為禁書(los Siete Tratados),也因為政治理念不容於當局流亡異鄉,但他一生眾多好友相助,例如EloyAlfaro。他的理念化成永恆的文字,影響他世代的人,還有綿延無盡的後代學子,他為追求世間正義與真理的無畏精神也是厄國教師門的榜樣。不過我對於他堅持不使用麻醉藥進行外科手術(他因肺結核導致胸膜炎必須開刀 ),還對醫生說「就當作你們手上的手術刀不會造成任何疼痛」,這樣的態度我覺得有點過於英雄主義了! 刀子在骨肉間滑行,有時要清膿,有時要割掉發炎的血肉等,而且根據當時醫療紀錄還表示他非常鎮靜,連肌肉沒有抽蓄一下。天ㄚ ! 相信這真的很痛。他曾表示「我這一生注意力都放在腦部」,這句話跟某些人總是用下半身思考形成很大的對比。相較之下,我們的孔子比較斯文,他應該會希望用麻醉藥吧。

自由並非屈膝求來

我來厄瓜多第一天認識的路,除了旅館附近的葡萄牙街外,就是一條長長且常常塞車的Eloy Alfaro,特別是初抵達前兩個月戮力尋找新窩時必經的路。


José Eloy Alfaro Delgado(1842-1912)誕生在巴拿馬帽手工藝製作享盛名的Montecriti,是厄瓜多內戰(1895-1924)自由保守派起義的領導人物,也曾擔任2屆厄瓜多共和國總統(1897-1901&1906-1911)。他擔任厄國領袖時期的政治成就包括:政教分離政策、建立許多公立學校、言論自由等。比較特別是他合法化離婚,也承認民事婚姻登記,這在天主教占大多數的厄瓜多實非容易。他被認為最大的建樹則是完成了聯結厄國基多與惠夜基兩大城市的鐵路工程(Ferrocarril Transandino)。他很有想法,一生都具有勇氣與如鐵般的意志,散盡財產,試圖改造他所認為的理想國家,他曾說「我們用槍桿子打出來的政權不能輸給選票」。然而民主選舉是大勢所趨,他的下場很慘,被一群也是認為自己很有理想抱負的人施以私刑將屍體從基多市街拖至Ejido公園,最後並焚屍。

他也在好友Juan María Montalvo Fiallos流亡異國時多次伸出援手,資助其旅費至歐洲與生活費,他和Montalvo的真摯友誼令人感動或可讓人聯想到馬克思跟恩格斯的故事。



自由並非屈膝求來,是從戰場征服而來。

"La libertad no se implora de rodillas, se conquista en los campos de batalla" (Eloy Alfaro).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俗世天職--Jorge Carrera Andrade

Jorge Carrera Andrade,誕生於1903年9月18日,1978年11月7日歿於基多。厄瓜多前衛派詩人,與拉丁美洲20世紀重要的作家Jorge Luis Borges, Pablo Neruda, Octavio Paz 及Cesar Vallejo齊名, 作品特色經常是宇宙與在地性的羽合。

儘管Jorge Carrera Andrade早期文學創作融合了前衛派時代美學運動,但他總是向厄瓜多風光與大地精神尋求靈感。他早期的出版作品詩風反映了他同時具備焦躁不安的前衛主義及印地安血脈的雙重特質,可以感受到印地安原住民的情感及對所處社會條件的抗議,智利著名女詩人Gabriela Mistral將他的詩標榜為indofuturista 印地安未來派文學家。

他後期詩創作則偏向創造主義,支持詩構的自主性,亦即創造性靈感的全然自由發揮。在法國,開始了一生周遊各國城市的外交公職生涯。他的作品風格轉型,逐漸發展出表達委婉,獨特的古典主義風格。1945年他的作品集Registro del mundo被認為是拉丁美洲最優美的抒情詩。



俗世天職

我來這並非是嘲笑這個世界

而是火熱地喜愛所有的一切

我來這並非是嘲弄世間人類

而是共同地經歷這人間奇緣

我來並非是對昆蟲說三道四

或挖掘日落的傷感

或囚禁光亮於牢籠

我來這並非對大地播鹽

我來這並非發表

長頸鹿想要模仿天鵝

松樹僅是石頭間裝飾

我來這並非嘲笑那些巢穴

我來這

是為了一瞥那雲端深處

是為了輕撫那簡單事物

那人類獨一無二的遺產

我來這並非嘲笑死神

(ELENA LIN譯)

VOCACIÓN TERRENA

No he venido a burlarme de este mundo.
Sino a amar con pasión todos los seres.
No he venido a burlarme de los hombres.
Sino a vivir con ellos la aventura terrestre.
No he venido a hablar mal de los insectos
a descubrir las llagas del ocaso
a encarcelar la luz en una jaula.
No he venido a sembrar de sal los campos.
No he venido a decir que la jirafa
quiere imitar al cisne, que los pinos
sirven sólo de adorno entre las rocas.
No he venido a burlarme de los nidos.
He venido a mirar el mundo hasta la entraña
y acariciar las cosas simplemente
único patrimonio de los hombres.
No he venido a burlarme de la muerte.

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

禱告與吶喊

Guayasamín 1919年7月6日出生於厄瓜多首都-基多。他畢業於基多雕塑與繪畫美術學校;1942年23歲時舉辦首次畫展並獲得國家青年獎。1952年33歲時獲得西班牙雙年展大獎,亦獲聖保羅雙年展大獎。曾多次獲頒官方授勳及美洲及歐洲大學博士榮譽學位。1999年3月10日79歲往生。介紹一個人的一生只要幾句話,但他留下的不只是灰燼!

他是一個多產的創作者,一生辦過180場個展。畫架上、壁畫、雕塑、建築等都可以是他創作的場域。壁畫作品散見於基多市法院及總統府、中央大學、馬德里Barajas機場、巴黎的世界教科文組織總部及聖保羅拉丁美洲議會等。他的作品具人道關懷是個道地的表現主義藝術家,作品反映大部分人類社會所承受的苦痛與不幸;他剛好活在悲慘的20世紀,譴責兩次大戰、內戰、種族屠殺、集中營、獨裁及凌虐等無所不在的暴力。Guayasamín也是許多重要知識分子,世界級進步主義政治家的好友,例如卡斯楚、密特朗、馬奎斯及瓜地馬拉原住民維權者Rigoberta Menchú;他也替他的好友們畫肖像。

他認為作畫是一種禱告的形式但同時也是吶喊。這幾乎是一種接近生理性的態度也是愛與孤獨高度昇華的結果。因此他希望所有一切簡晰、明靜,作品傳達意涵簡單而直接。他不希望留下偶然的空間,所有的象徵或譬喻都要直達核心, 因為藝術作品就是無止盡追尋如同他者卻又不相似任何人,同時具備共通性與獨特性。

我喜歡有思想的人,那巨人的肩膀總會在眉宇間有著靈氣的雙眼透露出生命的秘密,他之所以成就偉大靈魂;最重要的是---他還實踐了”它”,讓它在灰色的人類歷史畫下了閃亮的篇章。他曾說有人從出生時靈魂老邁到死亡那一刻也未曾改變,甚至不覺這一生已經過去了;也有人出生時靈魂輕盈死亡時亦帶著永恆的青春、創造與創新與大地同眠。他最讓我感動的一句話: 我總要一次次地、再次地點燃亮光,生生不息。


“這損失無可彌補,具如此道德高度的人已無第二人。厄瓜多痛失一位傑出而尊貴的大師,古巴也失去一位忠實誠懇的朋友。從他的作品反射榮耀的拉丁美洲,不只是受難的同胞,同樣還有其蘊含的文化瑰寶及美德。我們不能說他已死,因為像他這樣的人不會死,他的精神永存於人民....” 卡斯楚 Fidel Castro Ruz悼

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一杯咖啡解鄉愁

厄瓜多不僅是可可共和國,它的咖啡也很優質。厄瓜多有幾家知名咖啡連鎖店:CREPES&WAFFLES、JUANVALDEZCAFÉ、SWEET&COFFEE及ESCOFFEE等。來厄三個半月每天幾乎喝1-2杯,我偏好購買當地Sweet&Coffee咖啡連鎖店所販售的招牌咖啡caféSweet&Coffee(半磅要價$2.8美元)。該店1997年創立以來至2009年10月統計已擁有35家(基多9惠夜基25)連鎖店。其咖啡豆多半來自ElOro及Loja產區。Loja省份高緯度幾近完美陽光、遮蔭、雨水、高度及溫溼度生長條件搭配下所產咖啡豆,經過適當的烘培確實可以確保沖泡出一杯香氣及口感滿足你味蕾的咖啡;雖然至今還未尋獲自家烘培現磨現煮的新鮮咖啡;咖啡連鎖店也可以喝到好咖啡。

咖啡的優缺點

優點:
1、 活絡神經系統
2、 提高警覺性
3、 強化記憶力及注意力
4、 強健體魄
5、 舒緩偏頭痛症狀
6、 改善便秘症狀
7、 減低罹患第二類糖尿病、巴金森氏症、沮喪及肝硬化機率
8、 預防某些種類的癌症例如大腸、膀胱、肝及乳癌

缺點
1、 可能產生心悸
2、 改變血管的直徑
3、 傷腎
4、 可能產生胃潰瘍
5、 腹瀉
6、 噁心、胃腸不適
7、 耳鳴
8、 肌肉顫抖、失眠
9、 每天喝超過一杯減低懷孕機率

(譯自厄瓜多2月份產業雜誌)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可可共和國

根據可可出口協會(La Asociación Nacional de Exportadores de Cacao)數據,厄瓜多2009年可可外銷收入達3億9千6百5拾萬美元(荷蘭與德國是厄國大宗買家)。去年可可豆原物料在紐約股市每公噸計價2,791美元;厄瓜多一年賣出了146,250公噸的可可豆。最新的農漁業調查在厄瓜多大約有50萬公頃咖啡種植園區,厄瓜多優質的可可豆剛好符合西歐甚至世界可可市場頂級可可豆需求增加趨勢。特別是新一波消費者需求著重健康,純可可豆製成有機巧克力及公平交易可可豆甚受歡迎。生產巧克力的Nestle公司表示,厄瓜多擁有世界頂級的可可豆,他帶有香味的口感無與倫比。Nestle每年從厄瓜多出口8000公噸的可可半製品並將製成品巧克力主要販售至歐洲地區,在英國消費者每人每年可吃掉14公斤巧克力,德國則是12公斤。(以上參考2月份sector industrial副刊)


目前我在厄瓜多吃過兩個當地品牌Caoni(主要是los rios,esmeraldas, manabi  3個產區)跟Kallari黑巧克力。Caoni主要出口到美國、巴西及阿根廷。Canoi純度77%Los Rios產區巧克力甜度適中苦味在舌尖帶點果酸,濃郁的香氣是苦而不澀。Kallari則是我新發現有機巧克力純度達85%,神奇地是它的苦不那麼刺激,帶著微果香入口滑潤感,濃郁中帶著清爽滋味,我第一次買就整盒吃完了。它的可可豆來自亞馬遜河流域,可可豆的種植避免人口外移跟亞馬遜熱帶雨林消殞。可可豆的種植保存了kichwa文化及熱帶雨林;Kallari是由亞馬遜河流域原住民小工作坊所生產,所獲得的收入亦將回饋Kichwa文化保存及熱帶雨林永續發展及教育計畫健康概念推廣。

拿波河禮讚

微雨夜空靜的街道,Tena城迷濛著光。每年1月第2個星期五,拿波省各族支派蠢蠢欲動(例如亞馬遜Kichwas,山脈區的Quichuas及其他Shuar, Waorani, Saparo, Achuar族等),中央公園開始流量管制,靜默地等待雨歇後的表演。一聲吆喝一場舞開始了慶典。Yaku Warmi是亞馬遜神話人物,半人半魚的牠會使河邊漁夫瘋狂。5個在台上漂亮的年輕女孩是Kichwa族後代,其中一位將會主持慶典榮耀雄偉的拿波河(Rio Napo)。裙襬隨著音樂律動馳舞,擄獲舞台下人群的目光。稍晚,在燭影搖曳下進行向大自然致敬的巨大舞碼,午夜過後將選出慶典女王並為這神秘的民俗之夜劃下句點
(譯自ecuador infinito)

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巴拿馬帽—MIE(made in ecuador)


以製作巴拿帽聞名的城鎮Montecristi位於厄瓜多西部Manabi省份。城鎮有著數十家製作巴拿帽小工舫,1-4月及 6-7月是當地的旅遊旺季,巴拿馬帽則是相當受歡迎的伴手禮。一頂巴拿馬帽製程依據不同做工的粗細其價格的差別達50倍。外國人總是買最貴的!所販售的巴拿馬帽使用木棉樹材質的木盒包裝。當地巴拿帽多半銷售至中美洲國家,特別是巴拿馬。Manuel Alfaro一家就是靠出口巴拿馬帽致富,讓其兒子得以受好的教育。下次如果您經過Manabi,別忘駐足停留一下Montecristi,保證您一定可以買到預算內的巴拿馬帽。
(譯自ecuador infinito)

http://yvonnechao.pixnet.net/blog/post/27094489
關於品味

浴火塑像--終始循環


每個習俗背後隱含傳統的意義值得我們去了解。厄瓜多人充滿道地習俗的年味,表現在每年的12月31 日晚上12點鐘,特別是在惠夜基三月六日街,家人、朋友齊聚一堂,大約幾分鐘屏息以待,燃燒的火焰就足以泯滅過去,邁向新未來! 火的毀滅性是一種抽象的象徵工具,試圖告訴我們看到一切終將結束是種愉悅,向過去的一年道別,同時迎接新的開始。當我們燃燒大地與草皮以期待重新獲得另一個新的更好的切面,綠油油新生植物重新覆蓋大地。火將一切夷為平地,也得以有機會建構屬於它自己元素的真實。這與東方哲學”空”的思想貼近,這空是滿載能量,創造的能量,法則則是你要有足夠的空間啟動那源源不絕的動能。燃燒monigóte玩偶總是意謂著終與始、舊與新、無與有! 木製的玩偶承載了人們過去一年不好的經歷回憶,一把火燒成灰燼也達成情緒上淨化”catarsis”效果。我們需要新的開始、新的機會、新的希望得以扭轉命運。傳統習俗也帶來商機,木製玩偶成了當地手工藝品,藝師讓木製玩偶栩栩如生,用手打造政治人物、電視明星或日常我們熟悉的人物等,代表某種叨擾我們生命必須去之的”象徵”。火慢慢的燃燒點燃爆竹直到將過去爆裂,火苗火花提醒我們朝生暮死般的生命甚至充滿苦楚的生命。Monigote所代表過去的一年,或重似輕,在最後一天引爆。那些木製玩偶則替我們承受那毀滅的一擊,給予我們再生的機會。燃燒的時刻到了,留下裊裊的煙霧和那帶著重生希望的灰燼,轉瞬間新的一年又讓這個世代傳承的習俗沉睡另一個365天。

(譯自ecuador infinito)


2010年4月4日 星期日

馬鈴薯濃湯


我來厄瓜多近三個月最喜愛的湯品就是el locro!

當觀光客聽到”空氣餡餅”(empanadas de aire)總會露出驚訝的表情。對厄瓜多人而言只不過是個想像食物名詞,觀光客露出的表情剛好說明自己是外國人。Ecuador infinito雜誌記者從基多(海拔2960公尺)開車往西北約半天時間(25公里),途中會經過一大片玉米田,前往Guayabamba(海拔1800公尺,人口約有20,000)報導當地經典的小吃”微笑餡餅(risueñas empanadas)”及”馬鈴薯濃湯”(el locro)。馬鈴薯跟起司是基本的食材,Guayabamba居民更是以馬鈴薯料理為豪。炎熱的天氣和無止境呈列各種色彩的水果攤迎接著遊客,抵達當地時正是日正當中,在”riobambeñita”當地推薦的餐廳享用午餐,該餐廳老闆Jose Almache已是第二代經營。該店招牌el locro結合當地土產加上帶皮的豬肉( cuero de chancho)及捲心白菜(col)成為厄瓜多甚至世界聞名的招牌菜。馬鈴薯(el papa chola)原產於安地斯山高地,現已終年都可以採收,花32美元可買到46公斤(quintal)馬鈴薯。在當地一碗香噴噴的locro濃湯要價2.8美元,隨著馬鈴薯價格漲跌,當地馬鈴薯濃湯因競爭激烈價格只會跟跌不跟漲。在當地平均5個食客有一個會點低卡路里空氣餡餅,起司溶入洋蔥後加進麵糰再油炸至酥脆,也可以加點糖粉就成為一道美味可口的點心。油炸過程中如果掌握好火侯則麵糰會膨脹,會滲出厚實的起司口感。(譯自ecuador infinito雜誌)

天竺鼠之都




在一個忙裡偷閒的周末我和Fred去了一趟Otalvalo旅行,導遊在途中解說當地原住民喜歡吃天竺鼠,鄉下地區也用牠來算命。據說天竺鼠非常敏感,如果家庭主婦身體微恙或心情不佳進入廚房,敏感的牠會不安cuy cuy叫,因此鄉村的傳統巫師會解剖天竺鼠器官來映照求診者的身心狀況。

香醇厄瓜多咖啡


當思緒擱淺在一杯香醇咖啡,感覺怡人舒暢。我們喜歡來一杯咖啡愉悅地提神,這感覺是與世共通的,也充滿在地風味。咖啡是全世界僅次於石油第二大出口品。感謝全世界約一億咖啡小農辛勞的工作,我們每秒可享受12000杯咖啡。為什麼我們喜愛咖啡? 咖啡基本上可區分為兩類,日光咖啡與日陰咖啡;同時也可分為在平地或高山種植的咖啡及工業生產或有機生產的咖啡。高山(約800-2000公尺)種植咖啡稱為阿拉比卡咖啡,平地大量種植的咖啡,有時為控制病蟲害則有濫用殺蟲劑跟農業化學藥劑的情形。在山區及火山種植的咖啡,依地形多樣形在森林密布地區摘種,其咖啡的品質更加優質。因此阿拉比卡咖啡更符合生態,品質也更佳。

厄瓜多依不同地區氣候及地形條件摘種阿拉比卡咖啡,例如在南方Loja省份擁有世界極高海拔(介於1600-1900公尺)咖啡種植園區。亞馬遜森林也有種植咖啡;Zamora Chinchipe省分高地咖啡種植,避免了當地去森林化的危機。另外在厄瓜多黃金海岸區el Oro高地所種植的咖啡,因安地斯山脈冷風與太平洋流熱空氣交會,形成了濃郁的霧,並局部地覆蓋當地咖啡園區。高海拔、土地的條件及良好的後製,造就了當地具有特殊風味的咖啡---酸度、香味及口感平和且帶有濃郁核桃滋味。在厄瓜多沿岸,Manabi是相當重要的咖啡產區,其園區約位於海拔400-600公尺,因歸功於洋流所形成的區域型氣候,使其咖啡的味道不同於其他低地種植的咖啡。其口感與香味極佳且酸度中和,非常適合Expreso咖啡的製作。(譯自ecuador infinito雜誌)

火山間雲之巢---基多


上網搜尋關於基多官方觀光網站資料,有一些關於基多的描述很有意思---基多是全世界第三高首都,僅次於玻利維亞的拉巴斯及西藏的拉薩。基多位於海拔2750至2800公尺高,那些在海拔3048尺高空飛行的機師們不需加壓使用氧氣。基多市面積長50公里,寬5公里,擁有180萬居民,其氣溫終年平均介於攝氏14-21度 C間。從基多出發2小時內可到達亞馬遜,周圍被12座火山環繞著,其中有幾座還是活火山。基多市位於Pinchicha火山峰群山腳下,最近一次在1999年爆發,整個基多城被覆蓋著一層火山灰(譯自ecuador infinito雜誌)